电池Pack,即将多个电池单体组合成电池组,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设备。锂离子电池包PACK厂是主要的电池PACK制造企业,具备PACK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及生产车间能力,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电池PACK生产流程包括电池方法、规格书和样品确认,进入PACK车间生产加工,最后通过品质检验合格后出货。线束世界整理了15家储能Pack企业,供参考。1. 欣旺达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公司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为使命,构建了包括3C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电池、能源科技、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第三方检测服务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公司在全球设有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和分支机构
2. 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系统,通过自主研发持续引领设备及工艺创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水平达世界领先水平
3. 国轩高科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合肥,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民族企业。公司拥有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储能、输配电设备等业务板块,建立了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
4. 亿纬锂能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亿纬锂能专注于为社会提供高安全、高性价比的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产品包括电力用储能集成系统、通信亮芹用电池系统、家庭储能电池系统等
5. 蜂巢能源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提供全序列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从1.6-4C全域充电范围的短刀电池、大型储能、单元储能、中型储能、家储、便携等产品线
6. 远东电池远东电池成立于2009年,拥有江西宜春、江苏宜兴两大基地,主营业务涵盖储能、轻出行、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领域。公司是垂直一体化生产商,提供高安全、长寿命、高比能、高可靠性的锂电池产品
7. 朗泰通科技朗泰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电池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磷酸铁锂、三元、镍氢等多种电池产线。公司为储能类产品、动力类产品、消费类产品提供电池解决方案
8. 猛狮新能源猛狮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拥有30余年蓄电池制造经验的企业。公司分别在福建省和湖北省建立全自动三元锂电池生产基地,并在上海、深圳建设电池PACK工厂。9. 科大国创新能科技科大国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智能电池管理、动力总成(PACK)等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以及智能储能解决方案。10. 楚能新能源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围绕电化学储能、乘用车、商用车等商业应用领域,推进技术创新,提供全场景、多维度的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系统解决方案。11. 盛弘电气盛弘股份是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核心电力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电能质量、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微网、电池化成与检测、工业电源五大板块。12. 领湃新能源领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行业,形成了“新能源电池+表面工程化学品”的双主营业务。公司拥有高性能动力电池研发中心。13. 首航新能源首航新能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户用、工商业、大型地面电站提供创新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14. 环宇源科技深圳市环宇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池储能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家庭储能系统及工商业储能系统。15. 多氟多新能源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研发新型动力电池及材料、模组、车用电池包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及供电、移动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
全球储能十大龙头公司分别是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南方电网储能、科陆电子、沃太能源、三星SDI、鸿海精密、中广核新能源、三菱重工。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龙头,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超30%,业务覆盖锂电池储能全产业链,还布局长时储能等前沿领域。特斯拉以Powerwall和Megapack储能产品为核心,2023年储能装机量超30GWh,主导北美及欧洲市场。比亚迪是全球第二大储能电池供应商,2023年海外储能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业务涵盖锂电池储能、光储一体化项目。南方电网储能是中国首个主营抽水蓄能的上市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居全球前列。科陆电子聚焦智能电网与新型电化学储能,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储能系统应用于国内外大型储能电站。沃太能源是欧洲户用储能龙头,产品覆盖30国,2023年户用储能出货量超5GWh。三星SDI是韩国储能电池核心企业,技术优势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及长循环寿命,2024年推出4680圆柱电池储能方案。鸿海精密通过收购切入储能市场,2023年储能业务营收突破10亿美元,聚焦美国储能市场。中广核新能源布局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双赛道,2025年目标储能装机超20GW。三菱重工是全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导者,参与德国Huntorf电站运营,2024年与中国能建合作推进中国首座商业化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安瓦新能源18亿半固态动力电池项目成功签约并落地2月1日,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瓦新能源”)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投资合同签约仪式在经开区管委会顺利举行。期间,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安瓦新能源董事长胡林,以及管委会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员均出席了签约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一、项目概况安瓦新能源计划总投资约18亿元人民币,用于实施能量密度达到300-340Wh/Kg的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2亿元,项目用地约150亩。这一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安瓦新能源在推动半固态动力电池技术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企业背景与实力安瓦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6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胡林,注册资本为5618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应用技术研发、转让、咨询服务;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及回收;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电力设备研发、销售;节能环保应用技术、储能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凭借强盛的技术实力和丰腴的行业经验,安瓦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三、项目意义与影响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该项目的成功签约,是奇瑞公司引领未来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的重要布局。通过投资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奇瑞公司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安瓦新能源半固态动力电池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和落地,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提升能源密度与安全性:半固态动力电池相较于习惯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更高需求。
四、市场与技术动态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安瓦新能源外,还有多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例如,辉能科技曾表示其固态电池单体将达到330wh/kg~350wh/kg的能量密度水平;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相继爆出相关固态电池的专利。这些企业的积极参与,将进一步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在国外市场上,以TOYOTA、QuantumScape、Solid Power为代表的初创型公司也在致力研发固态电池。其中,QuantumScape目前研发的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已达成千次循环目标。这些国际企业的加入,将进一步加速固态电池技术的全球化和商业化进程。
五、未来展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固态电池技术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安瓦新能源半固态动力电池项目的成功签约和落